
SERVICE PHONE
18322407117发布时间:2024-01-29 01:35:51 点击量:
中产父母的“天价”暑假:月薪3万也带不起娃?在对北京地区超过60个家庭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后发现,很多家长暑期为孩子花的钱,已经占到了家庭收入的50%以上
深圳一家研学机构的负责人透露:“早在四五月份,一些非常有代表性的暑期亲子游项目早早就被抢购一空。”
与此同时,各种旅行团、夏令营、暑期班还在继续,在各路培训机构眼里,无论你是普通家庭,还是土豪,最后都不过是一匹待宰的羔羊。
这位家长在视频中对该研学活动提出11个疑问。包括收费是否合理,对于学生的安全责任,协议书是否存在“霸王条款”等等。
最后,该校在4月21日发布了一篇题为《致我校三、四年级学生家长的一封信》的推文,称已暂缓相关活动,并向缴费的家长全额退回费用。
这些年,围绕学生的暑假研学,机构们搞出的花样简直不要太多:沙漠徒步、北疆探秘、海外名校访学……各种“高大上”的研学旅行项目应有尽有。
最近有媒体曝出,想去校园参观,清华300元一位,北大400元一位,大人小孩都要收费,名额还是秒光,很多小孩排队去研学,发现根本约不上。
甚至以此又进化出了高级版:去国外研学,包括机票、酒店、学费在内的价格更是动辄几万甚至十几万起。
有网友吐槽:去年带两个女儿从英国参加完夏令营,14天就花了22000元人民币,再加上来回机票、住宿,以及大大小小的日常花销,总共超过14万!
有人一口气给孩子暑假报了八个班,除了语、数、外,还有跆拳道、羽毛球、绘画、钢琴、小提琴,各类支出就是过万元。
有业内人士透露,一些所谓的研学团,在主要行程安排上,其实跟旅游团路线高度一致,但一旦加上“夏令营”、“研学”的前缀,费用往往要比普通旅游团高出不少。
某个上万元的游学项目,宣传文案说好的“国内老师全程带队”,实际上变成了“兼职学生、境外向导”,所谓的“深入感受名校文化”,也只不过是“校门合照”。
还有的项目将清华、北大的校门照片放置在宣传首页,然而所谓的清华研学,其实就是带领学生进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参观,普通游客花20元门票就能进。
有数据显示,在孩子参加过国际游学的家长中,近40%的家长月入区间为1到2万,近25%的家长月入区间为8千到1万。
中国新闻网曾经报道,一位母亲因为全班只有自己的儿子没出过国,所以咬咬牙掏出3个月工资送六年级的儿子出国游学。
这个母亲称,通过旅行一方面增长孩子见闻,也能密切和同学的联系,如果什么都不参与,孩子难免有被排斥感。
英孚教育此前公布了一份全国性的调查问卷,数据显示:在中小学生中,18.2%的被访者表示参加过海外游学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名列前茅,分别占12%、7.6%、5.4%。
很多机构美其名曰“行万里路”、“读万卷书”,甚至屡屡放出售罄消息,对外展示游学项目的抢手,销售也会不断向父母鼓吹游学的好处。
一想到自己这辈子可能也就这样了,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。所以有的家长哪怕自己咬咬牙,也要让孩子出国开开眼界。
比如在泰国,泰国的中小学校都不布置暑假作业,以方便学生在假期里做自己认为有意义、喜欢的事。一位当地老师曾表示,泰国家长不会一味地对孩子强调学习。
就算不出国米乐M6官方网站,兴趣班至少也得报两三个,即使不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,钢琴、跆拳道、舞蹈啥的至少也得有一项。
早在2016年,相关部门就发布了《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》,要求各中小学要把研学旅行纳入教育教学计划,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。